[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年,第10页.
[2]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年,第11页.
[3]《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年,第153页.
[4]《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53页.
[5]《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第199页.
[6]《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第211页.
[7]《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第23-24页.
[8]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年,第13页.
[9]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17页.
[10]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第11-12页.
[1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第327页.
[12]《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5页.
[13]《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第23页.
[14]《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55页.
[15]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第11页.
[16]《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第21页.
[17]《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56页.
[18]《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53页.
[19]《习近平在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强调:敏锐抓住信息化发展历史机遇自主创新推进网络强国建设》,《人民日报》2018年4月22日,第1版.
[20]陈先达:《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中的指导地位》,《光明日报》2015年11月14日,第8版.
[2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年,第129页.
[22]唐爱军:《把牢解读中国制度的话语权》,《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20年第5期.
[23]《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第327页.
[24]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第17页.
[25]《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55页.
[26]《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第27-28页.
[27][英]威廉·葛德文:《政治正义论》(第2、3卷),何慕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年,第432页.
[28]《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第28页.
[29]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年,第27页.
[30]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第13页.
[31]《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313页.
[32]《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第119页.
[3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9年,第247页.
[34]韩庆祥,张健:《当代中国意识形态驱动战略的实施路径》,《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7年第4期.
[35]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第16页
[36]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与行动价值》,《人民日报》2021年8月27日,第1版.
(文章选自《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5期)